玉竹的种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,以土层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。在播种前,要对土地进行深翻,深度一般在25 - 30厘米左右,同时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。为了保证玉竹生长所需的养分,要施足基肥,基肥可选用腐熟的农家肥,每亩用量大约在2000 - 3000公斤左右,再配合一定量的过磷酸钙,大概每亩15 - 20公斤。然后将土壤耙细整平,做成宽1.2 - 1.5米、高20 - 25厘米的畦。
接下来是选种环节,要挑选无病虫害、生长健壮、根茎粗壮的玉竹作为种苗。种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或者秋季,春季在3 - 4月份,秋季在9 - 10月份。如果是春季种植,要注意气温的变化,避免早春寒潮的影响。种植时,按照株距15 - 20厘米、行距25 - 30厘米的距离挖穴,穴深10 - 15厘米,把种苗放入穴中,使根系舒展,然后覆土压实,浇透水。
玉竹的种植方法有哪些
玉竹的种植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。种子繁殖相对比较少用,因为玉竹种子休眠期长,发芽率低。如果采用种子繁殖的话,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,用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,然后放在湿润的沙土中催芽,当有部分种子露白时就可以播种了。播种可以选择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,条播是在畦面上开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再覆盖一层薄土;撒播则是直接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,然后再轻轻镇压,让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。
分株繁殖是玉竹主要的繁殖方式。在玉竹收获的时候,选择生长良好、无病虫害的植株,将其根茎切成若干小段,每段要有2 - 3个芽眼。切口处可以用草木灰涂抹消毒。然后按照前面提到的株行距要求进行栽种。分株繁殖成活率高,而且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。无论是哪种种植方法,在种植后的田间管理都很重要。要及时除草,特别是在玉竹幼苗期,杂草会与玉竹争夺水分、养分和光照。还要注意灌溉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根据玉竹的生长情况适时追肥,促进其健康生长。
玉竹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玉竹种植后的栽培管理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关键。在施肥方面,除了前期的基肥之外,还需要在玉竹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。在玉竹返青期,也就是春季新芽开始萌发的时候,可以追施一次速效氮肥,如尿素,每亩用量大概10 - 15公斤,这有助于促进叶片的生长。到了玉竹的生长旺盛期,这个时候玉竹的根茎也在不断膨大,需要增施磷钾肥,可以施用磷酸二氢钾,每亩5 - 8公斤左右,也可以使用复合肥,按照说明合理用量,这样能够增强玉竹的抗病能力和提高产量。
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干旱季节。玉竹喜欢湿润的环境,但是又怕水涝。所以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和降雨情况来确定浇水的频率和量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,要及时排水,防止玉竹根部因长时间浸泡而腐烂。对于病虫害防治,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。定期观察玉竹的生长状况,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,要及时采取措施。例如蚜虫危害时,可以用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洒防治;对于根腐病等土传病害,可以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,发病初期可以用多菌灵等药剂灌根。玉竹在生长过程中还可能受到野兔、田鼠等动物的危害,可以设置一些防护设施或者采用生物驱避的方法进行防范。细致的栽培管理是玉竹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