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河南特产,那可真是让人挑花眼!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,每次回老家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塞满一箱子特产。首推当然是新郑大枣,个大肉厚,甜而不腻,煮粥泡茶都绝配。还有信阳毛尖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清香扑鼻,回甘悠长。要是带零食的话,开封花生糕绝对是不二选择,酥脆香甜,老少皆宜。
洛阳的水席八大件也是送礼佳品,特别是牡丹饼,造型精美,口感细腻。焦作的山药粉、安阳的道口烧鸡真空包装版、周口的胡辣汤料包...哎呀,说着说着我都馋了。对了,最近很火的还有郑州烩面方便装,虽然比不上现做的,但解解馋还是可以的。建议买之前先尝尝,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嘛!
每日农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?
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每日农经纯粹是陪爷爷奶奶看的,结果自己看上瘾了!这节目火不是没有道理的。首先它特别接地气,讲的都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实际问题,不像有些农业节目动不动就高大上的专业术语。主持人也特别亲切,就像邻家大哥大姐一样跟你唠嗑。
其次实用性强,比如上周教的西红柿防裂果小妙招,我试了试还真管用。而且节目组经常下乡实地拍摄,能看到真实的生产场景,比纸上谈兵强多了。最难得的是,他们请的专家都特别有经验,说的办法简单易行,成本还低,特别适合小农户。
还有就是节目编排很用心,既有技术讲解,又有市场分析,偶尔还穿插些农家趣事,看一点不枯燥。我认识的好多年轻新农人都说,他们是看着每日农经学种地的呢!
气候与土壤要求
菊花这玩意儿吧,说娇气也娇气,说皮实也皮实。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5-25℃,太热了容易早衰,太冷了又长不动。我去年试种的时候,遇到连续35℃高温,花骨朵都晒蔫了,心疼死我了!
土壤方面,菊花最喜欢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6-7最理想。记住一定要排水良好,菊花最怕积水烂根。要是土壤太黏重,可以掺些河沙和腐叶土改良。有个小窍门:种之前挖个坑倒点水,如果半小时内水还没渗完,这地儿就不太适合种菊花。
品种选择
新手建议从抗病性强、好打理的品种入手。小菊类的'国庆菊'、'早菊'就很适合,开花早,管理简单。要是想种大菊,'墨菊'、'帅旗'这些传统品种比较稳妥。现在市场上新品种多得眼花缭乱,但很多都是炒作的噱头,价格虚高不说,种起来还特别矫情。
我有个朋友去年花大价钱买了所谓"七彩菊",结果开出来跟普通菊花没啥两样,气得他直跳脚。所以建议大家刚开始种,还是选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老品种比较靠谱。
育苗与定植
育苗最好在3-4月份进行。种子先用温水泡4-6小时,然后撒在育苗盘里,覆土不要太厚,薄薄一层就行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,温度控制在20℃左右,一般7-10天就能出苗。
等苗长到5-6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了。定植前记得炼苗一周,让小家伙们适应下室外环境。株距保持在30-40厘米,太密了容易生病。我第一年种的时候贪多,株距只有20厘米,结果雨季一来,白粉病爆发,全军覆没,惨痛的教训啊!
水肥管理
浇水要掌握"见干见湿"原则,千万别天天浇。我一般是早上用手摸土,感觉干了再浇。夏天高温时可以在傍晚喷点叶面水降温,但要注意通风,不然容易得病。
施肥方面,底肥很重要,每亩可以施腐熟有机肥2000-3000公斤。生长期追肥3-4次,前期以氮肥为主,现蕾后增施磷钾肥。有个省钱小妙招:把淘米水发酵后稀释浇花,效果出奇的好!不过味道有点上头,建议在室外操作...
修剪与整枝
菊花不打顶,开花少又小。苗高15-20厘米时就要第一次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