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候与土壤要求
毛竹这玩意儿对环境还挺挑的!先说气候,它最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,年平均温度15-20℃最合适。太冷不行,低于-5℃就冻得瑟瑟发抖;太热也不行,超过40℃就蔫儿了。降水量嘛,最好在1200-1800毫米之间,但也不能天天泡在水里。
土壤这块儿,毛竹可讲究了。它喜欢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,pH值5.5-6.5最理想。要是你家地是那种黏糊糊的黄泥巴,那得改良改良。对了,地下水位不能太高,1米以下最好,不然根系会烂掉。
品种选择
选品种这事儿可马虎不得!常见的毛竹品种有"绿竹"、"黄皮竹"、"紫竹"等等。新手建议从"绿竹"开始,它适应性强,长得快,病虫害也少。要是想搞点特色,"紫竹"也不错,就是管理起来麻烦点。
选苗的时候要睁大眼睛!健康的竹苗应该是:竹秆青绿有光泽,节间均匀,根系发达,没有病虫害痕迹。千万别贪便宜买那些蔫儿吧唧的苗,种下去也是白搭!
毛竹种子怎么种(毛竹种子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)
说实话,用种子种毛竹这事儿挺少见的,因为竹子开花结果特别罕见,种子也不好找。但既然你问了,我就详细说说。
种子处理很重要。毛竹种子外壳硬得像石头,得先用温水(40℃左右)泡24小时,让它们喝饱水。然后找个湿润的沙床,把种子埋进去,深度大概是种子直径的2-3倍。温度保持在20-25℃,大概15-20天就能发芽。
发芽后的小苗特别娇气!光照要充足但不能暴晒,土壤要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。等苗长到10厘米高,就可以移栽到营养钵里了。移栽时要带着原来的土,别伤到幼嫩的根系。
注意事项:1)种子发芽率本来就不高,别指望能100%成功;2)幼苗期特别容易得立枯病,可以提前喷点多菌灵预防;3)头一年长得特别慢,要有耐心。
育苗与定植
育苗这块儿,我建议新手直接买现成的竹苗,省事儿!要是非得自己育苗,可以用分株或者埋秆法。分株就是把老竹丛挖开,选那些1-2年生的健壮竹株,带着竹鞭(地下茎)一起移栽。
定植时间很关键!南方最好在2-3月,北方等到4月比较稳妥。栽的时候挖个50×50×50厘米的坑,施足底肥(腐熟有机肥5-10公斤/穴),把苗放进去,填土压实,浇透水。株行距建议3×4米,别太密,不然以后挤得慌。
种毛竹方法
种毛竹这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关键是要掌握几个要点:
第一,选址要科学。毛竹喜欢阳光但又不能暴晒,最好选半阴半阳的地方。坡地的话,东南坡最理想,既避风又采光好。平地要注意排水,千万别选低洼处,否则雨季一来全泡汤了。
第二,整地要彻底。先把地里的杂草、树根清理干净,然后深翻30-40厘米。如果土壤太贫瘠,可以每亩施3-5吨腐熟有机肥改良。竹子根系发达,土壤越疏松越好。
第三,栽种要规范。竹苗要选1-2年生的,高度1.5米左右最合适。栽的时候竹秆要稍微倾斜(约75度),这样发笋多。栽后立即浇透水,之后每隔3-5天浇一次,直到新芽长出。
特别提醒:头两年可以在竹园里间作一些矮秆作物,比如花生、大豆,既能增收又能抑制杂草。但千万别种高秆作物,会跟竹子抢阳光!
水肥管理
浇水这事儿,毛竹挺讲究的。新栽的竹子前三个月要勤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成林后就不用那么频繁了,但干旱季节每周还是要浇一次透水。竹子喜欢"喝"雨水,自来水含氯多,最好晒两天再用。
施肥要分阶段来:春季以氮肥为主,促进发笋;夏季增施磷钾肥,让竹秆更结实;秋季施有机肥,为越冬做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