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玉米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419

种玉米这事儿吧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关键得掌握几个"硬核"技术点,不然种出来的玉米可能就跟营养不良似的,又矮又小。首先得说说选种这个事儿,就跟找对象一样,得门当户对。你得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品种,比如北方就得选耐寒的,南方就得选抗高温的。我见过有人从网上随便买种子,结果种出来跟图片上完全不一样,那叫一个惨啊!

其次就是播种时间,这个特别讲究。太早了地温不够,种子容易烂;太晚了又赶不上好天气。我们这边老农有个土办法,就是看槐树开花的时候播种,特别准。还有就是密度控制,太密了争养分,太稀了浪费地。行距60-70厘米,株距25-30厘米比较合适。最后就是水肥管理,玉米是个"大胃王",特别能吃,但也不能乱喂,得分时期来。

玉米播种技术要点 玉米应该怎么高产养殖

说到高产养殖,我邻居老王就是个活教材。他种的玉米年年高产,秘诀就是"三看"播种法。一看土壤温度,得稳定在10℃以上,不然种子下去就是送死;二看土壤湿度,手握成团落地能散开最好;三看天气预报,避开连续阴雨天。老王说,播种深度也特别关键,3-5厘米最理想,太浅了容易被鸟啄,太深了出苗困难。

播种方式现在主要有两种:机械播种和人工点播。机械播种效率高,但要求地块平整;人工点播虽然累点,但能保证质量。我建议新手先用人工点播练练手。还有个秘诀就是播种前用温水浸种6-8小时,能提高发芽率。记得有年我偷懒没浸种,结果出苗率差了将近三成,后悔死了!

玉米种植技术-1

高产的关键还在于"前促后控":前期要促进生长,后期要控制徒长。苗期可以喷施一些生长调节剂,但千万别过量,不然玉米杆子长得比姚明还高,就是不结棒子,那才叫欲哭无泪呢!

玉米高产种植技术

想要玉米高产,光靠蛮干可不行,得讲科学。首先就是土壤改良,玉米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,播种前最好每亩施入3-5吨腐熟有机肥。我有个朋友在农技站工作,他说他们做过实验,施用有机肥的比单用化肥的增产15%以上。其次是合理密植,现在推广的是"宽窄行"种植法,宽行80厘米,窄行40厘米,这样既方便管理又通风透光。

水肥一体化是现在的高产秘诀。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求不同:苗期要氮肥,拔节期要磷钾肥,抽雄期要补微量元素。建议采用"少量多次"的施肥方法,别一次性把肥料全撒下去,那简直就是烧钱又烧苗。灌溉也得讲究,特别是抽雄前后,要是缺水,花粉活力下降,直接影响产量。不过浇水也别太猛,我见过有人浇太多水把玉米给"淹死"的,那叫一个心疼啊!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玉米这个作物啊,就是个典型的"娇气包",对环境要求特别挑剔。先说温度,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0-30℃,低于10℃或者高于35℃就开始闹脾气不长了。我记得去年夏天连续高温,我家地里的玉米叶子都卷成筒了,看着就让人着急。

土壤方面,玉米最喜欢pH值在6-7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。重黏土和盐碱地就别考虑了,种了也是白费劲。有个小窍门:播种前可以用手抓把土,能捏成团但轻轻一碰就散的,就是好土。要是捏成团后硬得像石头,那得先改良土壤。

品种选择

选品种这事儿可不能跟风。你得先搞清楚几个问题:你是要种鲜食玉米还是饲料玉米?当地主要病虫害是什么?生长期有多长?比如在东北就要选早熟品种,生长期不超过120天;在南方可以选中晚熟品种。

现在市面上品种多得眼花缭乱,我建议新手可以先试试几个老品种,比如郑单958、先玉335什么的,这些品种虽然不新,但特别稳产。千万别被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新品种广告忽悠了,去年我们村有人买了什么"超级玉米"种子,结果产量还不如普通品种,亏大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