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早春玉米种植新技术


小农友 917

说到早春糯玉米,这可是个技术活儿!首先得选对品种,像"京科糯2000"、"苏玉糯1号"这些老牌选手就很靠谱。播种时间特别关键,地温稳定在10℃以上才能下种,北方地区一般3月下旬到4月初最合适。

育苗这块儿我吃过亏,建议用50孔穴盘育苗,基质要疏松透气。出苗后白天保持20-25℃,晚上别低于12℃,不然小苗容易"感冒"。移栽前一周要炼苗,就是逐渐减少覆盖物,让苗子适应外界环境。

早春玉米种植新技术-1

有个小窍门:定植时株距控制在25-30cm,行距60cm。太密了影响通风,太稀了又浪费地。记得我第一次种的时候,贪心种太密,结果玉米棒子长得跟小拇指似的,现在想想都好笑!

甜糯玉米早春双膜栽培技术早春地膜甜糯玉米种植

双膜栽培这招特别适合怕冷的甜糯玉米,说白了就是"地膜+小拱棚"双重保护。地膜要选黑色或银灰色的,既能保温又能防草。铺膜前记得把地整平,膜要拉紧贴实,不然风一吹就"跳舞"。

播种后立即搭小拱棚,高度50cm左右,用竹片或钢筋做骨架。这里有个血泪教训:去年我用塑料绳固定,结果一场大风把棚全掀了...现在都用铁丝,稳当!

温度管理要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细心。白天超过25℃就要通风,不然苗子会"中暑"。等夜间气温稳定在15℃以上,就可以拆小拱棚了。拆棚要选阴天或傍晚,避免苗子突然"裸奔"受刺激。

早春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管理

早春玉米管理讲究"三早":早播种、早施肥、早防治。基肥要用足,每亩腐熟有机肥3-4吨,配合复合肥40kg。但别学我邻居老王,一次性把肥全撒下去,结果烧苗了...

浇水是个技术活,苗期要"见干见湿",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是需水关键期。去年干旱,我隔天浇一次,结果玉米棒子饱满得跟什么似的,隔壁老李还跑来取经呢!

说到整枝,很多人觉得玉米不用修剪,其实要及时去除分蘖和下部老叶。我习惯在玉米抽雄前把下部3-4片叶子去掉,这样通风好,病害少。不过要注意,千万别在雨天操作,伤口容易感染。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早春玉米就像个娇气的小姑娘,对环境可挑剔了。最适合的温度是15-30℃,种子发芽至少要10℃以上。北方地区要注意倒春寒,我去年就遇到4月飞雪,幸亏提前看了天气预报,连夜盖了草帘。

土壤最好是pH6-7的沙壤土,排水要好。黏重土壤得改良,我一般每亩加2吨河沙和3吨有机肥。有个坑千万别踩:前茬是茄科作物的地不能种玉米,病害特别多。我们村张叔不信邪,结果他的玉米得了青枯病,全军覆没...

品种选择

选品种就跟找对象一样,得看"门当户对"。早熟品种推荐"郑单958"、"先玉335",生长期100天左右。中晚熟的像"登海605"也不错,但得算好时间,别耽误下茬。

甜糯玉米我强烈推荐"京科糯2000",又甜又糯,市场上能卖到普通玉米两倍的价钱。不过要注意隔离种植,至少间隔300米,不然容易串粉。去年我们村好几户种一起,最后收的玉米成了"四不像",既不甜也不糯...

育苗与定植

育苗用50孔穴盘最合适,基质配方我摸索出一个黄金比例:草炭:蛭石:珍珠岩=3:1:1。播种前种子要晒2天,温水浸泡6-8小时,这样出苗齐。

定植时机要看"三叶一心",苗龄20天左右最合适。我习惯在阴天或下午移栽,成活率高。栽的时候要注意,别把茎基部埋太深,2-3cm就行。我们村小李第一次种,把苗子栽得跟种树似的,结果烂根死了一大半...

水肥管理

施肥要"前轻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