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高产马铃薯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166

想让马铃薯产量蹭蹭往上涨?老铁们可得掌握几个关键点!首先得选对品种,就像找对象一样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在咱们国家,像"荷兰15号"、"夏波蒂"这些品种都是高产小能手。不过说实话,品种再好,种不好也是白搭。

土壤准备这块儿特别重要,马铃薯可是个"娇气包",最喜欢疏松肥沃的沙壤土。我有个朋友去年种马铃薯,地块选得不好,结果收成惨不忍睹。建议种植前深耕25-30厘米,每亩施入3-5吨腐熟有机肥,让土壤变得松软透气。pH值最好控制在5.0-6.5之间,太酸太碱都不行。

种植密度也很关键,行距60-70厘米,株距20-25厘米比较合适。太密了容易生病,太疏了又浪费地。对了,种薯处理千万别马虎,切块后要用草木灰拌种,既能消毒又能补充钾肥,一举两得!

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

说到种植时间,这可是门学问!不同地区差别可大了去了。北方一般春季3-4月种植,南方可以秋冬种植。我去年就犯了个错误,种得太早,结果遇到倒春寒,差点全军覆没。建议大家多关注当地气象预报,地温稳定在7-8℃以上再下种。

高产马铃薯种植技术-1

种植方法现在主要有三种:平作、垄作和覆膜栽培。个人最推荐垄作,起垄高度20-25厘米,这样既利于排水又能增加地温。覆膜栽培虽然成本高点,但保温保墒效果杠杠的,特别适合早春种植。

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中耕除草,马铃薯最讨厌和杂草抢营养了。出苗后15天左右就要开始第一次中耕,整个生长期大概需要3-4次。浇水要掌握"前促后控"原则,结薯期保持土壤湿润,成熟期要适当控水,不然容易烂薯。

马铃薯种植技术

咱们聊聊具体的种植技术细节。种薯处理是第一步,要选择健康无病的种薯,切块时每块保留1-2个芽眼,切刀记得用酒精消毒。切好的薯块晾干伤口后再播种,这样可以减少腐烂。

播种深度要根据土壤情况来定,一般8-10厘米比较合适。太浅容易受冻,太深出苗困难。我见过有人图省事随便撒种,结果出苗参差不齐,最后产量差了一大截。

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培土,这个环节很多新手都会忽略。苗高15-2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培土,开花前完成第二次。培土能促进匍匐茎形成,增加结薯数量,还能防止薯块见光变绿。绿皮马铃薯有毒,千万不能吃!

马铃薯的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马铃薯怎么施肥

施肥可是高产的关键!马铃薯是个"吃货",特别喜肥但又不耐肥,所以得科学施肥。基肥要足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-5吨,配合复合肥50公斤。追肥要分三次:齐苗期、现蕾期和开花期。

氮磷钾比例要掌握好,前期需要较多氮肥促进茎叶生长,中后期要增加钾肥促进薯块膨大。我建议开花后叶面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,增产效果特别明显。不过要注意,收获前20天必须停止施肥,否则会影响品质。

浇水方面,马铃薯需水量大但不耐涝。结薯期是需水关键期,要保持土壤湿润。可以采用滴灌或沟灌,避免大水漫灌。遇到连续阴雨天要及时排水,否则容易引发晚疫病。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马铃薯这玩意儿对环境还挺挑剔的。它最喜欢凉爽的气候,生长适温15-25℃,超过30℃就蔫儿了。我在南方试种过一次,夏天高温直接导致绝收,那叫一个惨啊!所以种植时间一定要选对。

土壤方面,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是它的最爱。黏重土壤容易板结,影响薯块膨大。pH值5.0-6.5最合适,太酸了容易得疮痂病。要是土壤条件不太理想,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改良。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,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,否则病虫害会特别严重。

品种选择

选品种这事儿可不能马虎!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