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直播稻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895

兄弟们,今天咱们聊聊直播稻这个事儿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"直播稻"的时候,还以为是抖音上种水稻呢(笑)。其实啊,直播稻就是把种子直接撒田里,省去了传统育苗移栽那套麻烦流程。这玩意儿最大的优点就是省工省力,特别适合咱们这些想种地又怕麻烦的新手。

不过别以为撒种子就完事了,高产栽培还是得讲究技术的。首先得选对品种,像我们这边就特别适合种"中早39"这种抗倒伏的品种。播种时间也很关键,太早容易冻死,太晚又影响产量。我去年就犯了这个错误,结果收成比邻居家少了三成,心疼死我了!

养殖方面,水管理是重头戏。直播稻前期要保持田面湿润但不积水,就像给婴儿喂奶一样,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。等稻苗长到3-4叶时,就可以浅水灌溉了。记住啊,水深千万别超过5厘米,不然稻苗会"淹死"给你看!

直播稻种植技术-1

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

说到高产,老张我可要掏心窝子跟你们唠唠了。去年我家那块地,亩产居然达到了650公斤,把村里那些老把式都给惊着了。其实秘诀就三点:种子处理、精准播种和科学施肥。

种子处理这块,我都是提前晒种2-3天,然后用盐水选种。别小看这个步骤,能淘汰掉30%的劣质种子呢!播种量控制在每亩4-5公斤,太密了容易生病,太稀了又浪费地。我见过有人图省事一亩地撒了8公斤种子,结果后期倒伏严重,得不偿失啊!

施肥这块可有讲究了。基肥要用腐熟的农家肥,配合复合肥一起下。追肥分三次:分蘖期、孕穗期和抽穗期。记住一个口诀:"前促、中控、后补",就像照顾孩子一样,小时候要多喂,长大了要控制,关键时刻再补营养。对了,千万别在雨天施肥,那简直就是把钱往水里扔!

水稻直播的技术特点有哪些?

直播稻和传统移栽稻最大的区别就是"一步到位"。它不用育苗床,不用移栽,直接把种子撒田里完事。但就这么简单?Too young too simple!这里面门道可多了。

首先是对田块要求高。田要整得特别平,高低差不能超过3厘米,不然高处旱死,低处淹死。我第一年种的时候没经验,田里跟过山车似的,结果收成惨不忍睹。其次播种深度要控制在1-2厘米,太深了出不来,太浅了容易被鸟吃。建议播种后轻镇压,让种子和土壤亲密接触。

还有个特点就是杂草特别多。因为没经过育苗阶段,杂草和稻苗一起长,简直就是"与狼共舞"。我的经验是播种前7天用除草剂封闭处理,等稻苗2叶1心时再补一次。不过用药要小心,别把稻苗也给"送走"了。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直播稻对气候的要求其实挺佛系的,但也不能太随意。最适合的温度是日均20-30℃,像我们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。不过要注意,播种时如果遇到连续低于15℃的天气,种子可能会"装死"不发芽。我就吃过这个亏,去年倒春寒,补种了三次才成功。

土壤方面,直播稻最喜欢pH值5.5-7.0的粘壤土。沙土保水性太差,粘土又容易板结,都不太合适。如果非要在这样的地上种,建议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。对了,千万别选前茬种过茭白的地块,病虫害特别多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(哭)。

品种选择

选品种就像找对象,合适最重要!新手建议选抗倒伏、抗病性强的品种,中早39"、"黄华占"这些老牌品种。虽然产量可能不是最高的,但胜在稳当。我邻居老王非要种高产的"超级稻",结果一场大风全倒了,收割机都没法用,最后只能人工收割,累得半死。

还要考虑生育期。早熟品种适合双季稻区,中晚熟品种适合单季稻区。买种子时一定要看包装上的说明,别听商家瞎忽悠。我就被坑过,买了所谓的"超级高产种",结果根本不适合我们这里的气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