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大豆


小农友 890

bean-3959492_640

基础信息

学名:Glycine max

别称:黄豆、毛豆(未成熟时)、菽(古称)

所属科属:豆科(Leguminosae)大豆属(Glycine)

说实话,每次看到"菽"这个古称都觉得特别有文化气息,但现代人谁还这么叫啊!不过你知道吗,大豆可是"五谷"之一,在古代地位可高了。

适合的生长环境

温度:15-30℃(最适25℃左右)

湿度:中等偏湿润(但怕积水!)

光照:喜光作物,每天需要6-8小时光照

我老家邻居去年种大豆,就因为排水没做好,一场大雨全泡汤了...所以说啊,大豆虽然好养活,但也不是随便种就能丰收的。特别提醒:开花结荚期对温度特别敏感,太高了会掉花掉荚,太低了又长不好,跟人一样矫情!

生长周期特点

大豆的一生大概90-150天,可以分为:

- 发芽期(7-10天):破土而出的小豆苗超可爱

- 幼苗期(20-25天):开始长真叶,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

- 分枝期(15-20天):开始"发福"长侧枝

- 开花期(20-30天):开小白花或紫花,颜值巅峰

- 结荚期(30-40天):开始"怀孕"结果实

- 成熟期(15-20天):豆荚变黄变干,准备"卸货"

繁殖方式

主要是有性繁殖

大豆花是典型的蝶形花,自花授粉为主(大概95%),但也有少量异花授粉。有趣的是,大豆花在开放前就已经完成授粉了,这操作也太内卷了吧!

至于无性繁殖,虽然理论上可以扦插,但实际生产中几乎不用,毕竟种子繁殖又快又好,谁还费那个劲啊。

分布状况

全球:美国、巴西、阿根廷是三大巨头,占全球产量80%以上。美国中西部那些一望无际的农场,种的基本都是大豆。

中国:东北三省(黑吉辽)是绝对主力,特别是黑龙江,堪称"中国大豆之乡"。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也有种植,但规模小一些。

形态特点

植株:高度30-150cm不等,茎直立或蔓生,有分枝。有些品种会爬藤,跟豆角似的。

叶子:出复叶,叶片卵圆形,绿油油的。小时候最喜欢摘大豆叶子玩,摸起来毛茸茸的。

:小白花或紫花,蝶形花冠,藏在叶腋处,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。

果实:豆荚长3-7cm,里面有1-4粒种子。成熟时豆荚会"啪"的一声裂开,小时候经常被这个声音吓一跳。种子就是咱们吃的大豆,有黄、绿、黑、褐等多种颜色。

品种分类

种皮颜色分:

- 黄豆:最常见,榨油、做豆腐的主力

- 黑豆:养生界的网红,据说补肾(真的假的?)

- 青豆:毛豆就是它年轻时的样子

- 褐豆:比较少见了

用途分:

- 油用型:含油量高,18-22%

- 食用型:蛋白质含量高,40%左右

- 饲用型:产量高,但品质一般

种植技术

育种:现在基本都是杂交育种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,听起来高大上吧?简单说就是优生优育。

播种:春播或夏播,行距40-50cm,株距10-15cm。我爷爷那辈人都是"一步三颗豆",现在都用播种机了。

田间管理

- 土壤:pH6.5-7.0最好,太酸太碱都不行

- 施肥:需要较多磷钾肥,但氮肥可以少施(因为它自己能固氮)

- 灌溉:开花结荚期最关键,缺水会严重减产

病虫害:豆荚螟、蚜虫是大敌,还有根腐病、病毒病等。现在提倡绿色防控,比如放赤眼蜂治虫,比打农药环保多了。

价值用途

食用价值

大豆简直是植物界的"全能选手":

直接食用:煮毛豆、炒黄豆、发豆芽

加工食品:豆腐、豆浆、豆皮、腐竹、酱油...数都数不完

营养成分:蛋白质含量比猪肉还高!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、钙、B族维生素等

特别要吹爆大豆蛋白,是少有的完全植物蛋白,素食者的福音啊!不过有些人吃豆制品会胀气,这锅得由低聚糖来背...

经济价值

工业原料:大豆油是最常见的植物油之一,豆粕是饲料的主要原料。现在还有大豆蛋白纤维做衣服,大豆柴油做燃料,简直无所不能!

饲料用途:全球75%的大豆最终都变成了动物饲料。换句话说,你吃的猪肉牛肉,很可能就是大豆"变"的。

生态价值

大豆根系有根瘤菌共生,可以固氮肥田,是很好的轮作作物。不过现在大规模单一种植也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,这个就有点复杂了...

最后说句大实话:没有大豆,现代人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!从早餐的豆浆到晚餐的豆腐,从身上的衣服到车里的燃油,处处都有它的身影。这么一想,大豆才是真正的"隐形冠军"啊!

上一篇:豌豆

下一篇:没有了